历史

31(1/2)

    读书明理,须法天时。今天火流行,正人身真阳尽泄之时,应保身预养,勿为情

    欲所伤。」文新见说得有理,亦不相强。

    自此文新与春晖在潮州住下,心中却甚念玉娘和翠楼。

    不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本帖最后由scofield1031于2011-8-319:52编辑]******第十五回狮吼时炎凉历尽鹿鸣日丽艳联芳

    话说嘉兴知县高成璧,居官清慎,断事廉明,三年考谕,奉旨钦取进京。欲

    起身四、五日前,高公与夫人商议道:「前日收养这两个孩子,幸俱长成聪慧,

    皆认你我为父母,竟不知另有个父母在哪里。但收回之时,从未说破,黄家老夫

    人至今尚在睡梦里,我欲遣人去通消息,恐反起疑端。若更不别而去,使彼不知

    二子下落,予心何忍?」

    夫人道:「此亦何难。只令假说我家小姐久慕黄小姐妙才,要求写把诗扇,

    吩咐妇人进去,随机应变,私对翠楼说之,使之放心,便可远去。」高公道:

    「有理。」随即差一个家人,备下几色礼物,送到黄府来。

    此时黄夫人染些微恙,不去起身,即命翠楼接待,收了礼物,摆酒款待来宾。

    那妇人看见无人在旁,备细将老爷、奶奶进京,要带两个孩子去的意思,对

    翠楼说明白了。翠楼口虽不言明,心下十分感激那高公。玉娘悄与翠楼斟酌过了,

    私写下一封字,附寄孩儿,又回送许多玩物、诗扇与高奶奶和小姐。妇人谢别而

    去。

    从此玉娘、翠楼,遂不下楼,供奉白衣大士,终朝礼佛看经。凡有来说亲,

    俱不应允。黄公夫妇见她才高,不能轻就,也不强她。直到二十四岁上,老夫妻

    两个要通她纳婿,玉娘道:「必才如邵解元者方可,不然宁可终身不字。」

    再逼她时,就要秃发为尼起来。黄公只得停了此念,还差人四下通访邵解元

    踪迹。后来家人回复黄公,说那解元合宅男女,随同乐公弃官逃遁,已有令旨追

    究。黄公将此言,说与女儿。玉娘道:「且再看几年,有什么消息。」自此黄公

    竟丢了这念,任玉娘决志不提。

    却说高公进京,选了吏部给事中,便把卢杞奏了一本,就削职归家,优游林

    下。过了几年,他公子高旷年已十九,满腹文章,此时带回的两个孩儿,也有十

    四岁了,胸罗经史,笔走珠玑。是年三个学生,一齐入泮,一个唤作高邵才,一

    个唤作高邵学。亲友填门拜贺,高公十分欢喜。

    那日席上有个同年乡绅武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