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6(1/2)

    「哪里有那么快!营地能有现在这样子,是经过了前两批搜救队以及相关后

    勤保障人员加上这次进驻的各路人员断断续续花了快三个月的时间才建成的!能

    够形成现在这样的规模和形制,真的很不容易了!想着一旦搜救行动终止这里就

    会被废弃,我个人觉得挺可惜的。所以出发去格尔木接你们之前我都还在跟孙明

    孙总提建议,是不是跟自治区政府协商,将来想办法以集团公司的名义把这里以

    及周边区域给拿下来,建设成集团公司未来的夏季培训以及疗养基地什么的。不

    过呢……两位老总如今的心思没在这上头,至今也没给我明确的说法了。」

    作为百惠集团在西部地区负责人之一,马国富显然对这座临时建成的搜救营

    地倾注了不少的心血和精力,此刻提及此事并联想到营地之后可能的结局,马国

    富流露出了某些不舍。

    我对于他的这种心理有所了解,但这毕竟只是对方集团公司的内务,我作为

    外人也无从插手,因此只能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数分钟后,车队终于抵达了营地入口处,在同先期到达的各种车辆一样在入

    口外的大片空地内依次停靠完毕后,车队成员下车开始清点搬运物资和设备。我

    则在马国富的引导下携带着自己随身物品先行步入了木栅围成的营地之内。进入

    之后,我才意识到,这营地比我刚才预想的还要更大一些。但从建议板房拥有的

    房间数量和帐篷的数量来看,这座营地足以同一座团级规模的野战营地相提并论,

    容纳千人生活住宿都不会显得拥挤……

    营地正中是一片近百平米的空地,以这座空地为中心,整座营地程标准田字

    型分布。左下位置邻近营地入口除了一栋两层简易板房之外,多为作为仓储用途

    的大型帐篷。右侧上下两部分除了三栋板房外分布着近四、五十个军用野营帐篷,

    应该是搜救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居住和休息的场所,而左上位置是六栋双层板房,

    哪里传来的发电机轰鸣声以及一座用于假设大型照明设备和通信天线设备的数米

    高的钢架塔证明其营地中枢的作用。

    马国富最终带着我来到了左上位置的一座板房面前,孙明从板房二楼正中的

    房间内走出,在二楼过道上向我挥手示意。马国富见到后,向我点了点头,便又

    转身返回营地入口去指挥物资和设备的装卸和分配工作去了。我则自行沿着楼梯

    来到二楼,和孙明见面。

    「真是辛苦了……接收和运送设备这些工作本来应该是我们公司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