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6(1/2)

    王此举成功,不但可提高整个大恒军队的机动性,更能大大减轻水灾洪祸,可谓

    利国利民之举也!」

    至于屯田筑堤亦是一绝,所谓的屯田也是别出心裁,将江南一些容易生长但

    却比较粗糙的粮食移到西北等贫瘠之地种植,如此一来即为江南的精粮腾出了土

    地,又解决西北贫瘠荒地的百姓口粮的问题。

    而筑堤更是叫人拍案惊奇,南疆小国林立,而且气候潮湿闷热,地形复杂,

    不适宜大规模作战,所以这些小国久不久便兴兵犯境,而恒军则碍于地势劣势难

    以歼灭这些跳梁小丑,所以历朝历代对于南疆小国的做法便是以夷制夷,扶持一

    个听话的国王,来制约其他番邦。

    但那个小国在神州皇朝的扶持下实力日益积聚,最终难免生出不臣之心,到

    时候便反咬神州一口,之后神州皇朝派兵平乱后,再扶持另一个小国……如此一

    来,便成了「忠犬变恶狼,打死恶狼养忠犬……」,从而恶性循环下去,始终不

    能解决这个问题。

    但齐王在从军期间曾实地考察过着南疆诸国的地貌,发现他们的水脉河道皆

    在神州下游,也就是说这些小国得喝神州子民的洗脚水,于是齐王便提议将这些

    「赘兵」

    派往南疆,修筑堤坝,只要大堤一成,恒军便不需要再对这些跳梁小丑费神

    ,到时候那个蛮夷敢不服,大恒便可在堤坝上做功夫。

    干旱季节,便截断上游河道,渴死这些蛮夷;雨水旺季,便蓄积河水,水淹

    南蛮群夷,此等做法一劳永逸,无需派兵平乱,到时候若遇上蛮夷作乱,恒军只

    要拉起或关上水闸,不愁这些小丑不乖乖听话,无形之中便有节省了一笔军费,

    还能慑服群夷乖乖朝贡,等于为国库赠多了一笔收入。

    看到这里龙辉对齐王之能为已经是大感叹服,如此一个锦衣玉食的皇子,竟

    能借着从军之便,不惜劳苦,走遍千山万水,从而提出实用的建议,不像其他官

    员或者皇族那般只会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接着往下看,便是齐王对于「赘兵」

    的最后一个解决方案,他提议用这赘兵组建「信使营」,在全国各大郡县设

    立营地,专门负责传递信件,而且还向百姓开放,只要交纳一定的钱币,这些信

    使兵便替人送信。

    等收集了足够的信件,信使营先将这些信件分门别类放好,按照信件的多少

    和路程远近收取费用,由于费用是许多个人平摊,所以每个人要付出的银两并不

    多,都是常人可以接受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