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6(1/2)

    關於「直是罄竹難書」一句。「直是」與「簡直是、真是、竟是、即使是」等相同,看如何哂谩H纭刚媸潜浮梗部蓪懽鳌钢笔潜浮梗S庭堅的「退紅衫子亂蜂兒詞」中有一句:「為伊去得忒多時,教人直是疑。」句中的直是,便是解真是的意思。便如常聽見的兩個字:「直來」,即「一直以來」,兩句原意都是一樣,只是前者簡化了,使文章更清通簡潔,更具可讀性而已。其實每一句子中要達到精簡,流暢無礙,都會將冗長的句子簡化,使句子越短越好,這都是文書寫作的常用手法。而兄說的「真是」,大家意思相同,當然是對的。而兄這個「貶」字,確是一條大大的蟲子,在此謝過。

    澈底:完全、貫通到底之意。其實和徹底相通,兩者皆可用。老殘遊記第十七回:「我已澈底想過,只有不管的一法。」

    亥時即現在八時至十時,亥初便是晚上八時剛過,據史料,唐朝晚上都實行宵禁,子時過後至清早卯初,長安城都不能進出,但並非不准人們上街,和現在某些國家的宵禁有所不同。

    [本帖最后由潛龍于2009-3-2617:51编辑]******亥時即現在八時至十時,亥初便是晚上八時剛過,據史料,唐朝晚上都實行宵禁,子時過後至清早卯初,長安城都不能進出,但並非不准人們上街,和現在某些國家的宵禁有所不同。

    下面这些是我从百度百科里面找的应该是真的吧

    唐朝的《宫卫令》规定:每天晚上衙门的漏刻“昼刻”已尽,就擂响六百下“闭门鼓”;每天早上五更三点后,就擂响四百下“开门鼓”。凡是在“闭门鼓”后、“开门鼓”前在城里大街上无故行走的,就触犯“犯夜”罪名,要笞打二十下。如果是为官府送信之类的公事,或是为了婚丧吉凶以及疾病买药请医的私事,才可以得到街道巡逻者的同意后行走,但不得出城。

    明清的法律把这一条改为“夜禁”。规定更加明确,一更三点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在二、三、四更在街上行走的,笞打四十下(京城五十下);在一更夜禁后、五更开禁前不久犯夜的,笞打三十下(京城四十下)。疾病、生育、死丧可以通行。

    唐令里的昼刻我不知道是什么时辰不过按照明律里的规定推测唐明宵禁起止时间应该是一样的也是从一更三点到五更三点但都是禁止百姓上街出门的

    古代把晚上戌时(现在的晚上7时至9时)作为一更,亥时(现在的晚上9时至11时)作为二更,子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