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22(1/2)

    丽动人。

    一双璧人被拥至户外早已摆设好的长条桌前,与双亲们隔桌对站着,然后由

    乡长,国代等政治人物上台轮番精神讲话,冗长沉闷至极。

    这一点多半是学着汉族的传统,搞一些大官来撑场面,上头讲得烯沥哗啦,

    下头照样喧哗。纵使演讲者极为不满,但仍陶醉在一种自慰似的快感中;这种自

    慰与一般不同的是,有许多人公开观赏、耻笑。

    除了繁文缛节,当然最重要的是喜宴啦,由左邻右舍妇人组成的伙团忙得大

    汗淋漓,各种传统的山珍美食皆出笼了,有飞鼠汤、猴肉香肠、阿拜(小米裹肉)

    等等等,全村动员起来吃喝个畅快,直到夜晚仍有部分未散席。

    这个从板桥返乡的杜幽兰,由火车转公车到了三地门再叫野鸡车上山,天色

    已整个暗了下来。曲折的山道忽上忽下,左弯右拐,有如她坎坷的乡愁;这里的

    一草一木都是她所熟悉的,但经过这些年似乎早与她绝缘了,完全没有欢迎她的

    意思,甚至掩面不愿见她。

    她又敞泪了,为了故乡。

    在一个大转弯之后,她知道到了雾台村,却见街道两旁有异常的人群。她心

    有所感,眼皮跳了两下。

    「等一下,运匠。」她喊道。

    司机停妥车后,她摇窗下来用鲁凯语问路人道:「今天在庆祝什么吗?」

    「订婚啦!有人订婚,去露跟雾台的。」他答。

    去露村的,谁呢?她更好奇了。

    「谁?」

    「去露的高森,答里阿赖(头目),娶我们雾台的颜如玉。」

    杜幽兰楞在车上,良久,才对司机说:「开车。」不过车行约五百公尺,她

    又唤道:「停车。」

    「小姐,你到底要不要去去露?」司机不耐烦了。

    「我在这边下车。」她失神地道:「就算到去露的钱。」

    司机收下钱后掉头走了,留下她一人在黯黑的山区内,俯望下边的雾台村。

    她忽然不想哭了,回到故乡。

    外乡流浪的日子,每在最艰苦的时刻,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头顶那座雾头山,

    其次不可否认便是她的初恋情人高森了。最艰苦时期度过后,锦衣夜行返乡,虽

    不见雾头山,但她确知她安然无恙地立在那儿俯视着她的子民;锦衣夜行返乡,

    才得悉初恋情人的下落,却是在他订婚的当天,真是情何以堪啊?

    杜幽兰慢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