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桃桃小说 > 都市小说 > 明星艺术家 > 第六十二章 深入访谈

第六十二章 深入访谈(2/2)

续问道:“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歌手说民谣已死,之所以火不起来,是因为本身就是小众音乐,又没有了生存的土壤,你觉得这种说法对么?”

    “荒谬。”雷鸣回答的言简意赅。

    “但不可否认的是,民谣确实属于小众音乐”

    卓蓓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谁定义的小众?听众还是歌手?”

    “这有什么分别么?”

    卓蓓不太理解为什么雷鸣要追究谁定义的。

    “当然有分别啊。”

    雷鸣解释道:“听众定义小众,是因为身边听的人确实不多,但是你歌手不能自己定义,你都觉得是小众音乐了,凭什么还要大众去接受?”

    在他看来,没有所谓绝对意义上的小众。

    前世,相声作为传统的娱乐节目,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没有多少观众的,远远比不上歌曲和电影这些新时代的产物。

    但后来经过老郭他们的宣传和创新,德云社不照样火遍大江南北?

    同样的道理,民谣为什么失去了很多听众?

    首先肯定是创作者的原因,没写出让大众满意的作品。

    虽然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大家可能不像从前那样可以耐心的品味一首歌,特别是短视频的兴起,市面上不免出现一些粗枝烂叶的音乐。

    可是这些只是阵痛,大众终究还是会回归到音乐的本质上面来。

    而且网络时代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传播渠道变得很广,只要歌曲好听,就不怕被埋没,没理由民谣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其次,就是一些歌手的心态问题。

    有不少自以为是的歌手,认为民谣就是曲高和寡,不愿意去进行所谓的宣传。

    可以作为一个文化的传播者,让更多观众去熟知你的音乐,这不是每个民谣歌手的责任么?

    “所以,不要再说所谓的民谣死了。”

    雷鸣最后总结道:“民谣没死,只是凋零,之所以听的人少了,就是这两个原因,写不出好歌,拉不下面子。”

    还有句话,雷鸣憋在心里没说。

    老子有那么多上辈子的经典歌曲,还要想方设法的碰瓷宣传,你们算个屁啊,装什么清高。

    这次的访谈和之前不太一样,第一次两人多数是言语的交锋,而这一次,才像是一个真正的访谈节目,一问一答,聊的非常深入。

    通过这次了解,卓蓓对雷鸣最大的感受就是,活的通透。

    她忍不住有些好奇的问:“你之前都经历了什么?我很少能见到像你这样,在29岁的年纪就有这么多想法的艺人。”

    其实我真实年龄才21

    雷鸣暗自吐槽了一句,然后笑了笑:“大概是我平时喜欢跟别人讨论吧。”

    这句话还真不是在敷衍。

    上辈子作为键盘侠,他经常在跟人在逼乎,豆瓣上对线。

    被别人怼的无话可说时,雷鸣只能去查询各种资料,再回来找场子,通过这一次次的骂战,他的知识储备量也自然而然的增加了不少。

    (求收,求推,求赏~各种求啊!)